長和集團首屆氣候行動峰會

長和集團首屆氣候行動峰會

長江和記集團旗下全球業務領袖雲集,參加二月舉行的集團首屆氣候行動峰會。他們的任務清晰明確,而且是當務之急。集團主席李澤鉅承諾,集團將尋求溫室氣體在 2050 年達到淨零排放,並已著手展開工作。正如李先生在本年度的「可持續發展報告」中表示:「2022 年對集團而言是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年。」

承諾與清晰願景,都必須有問責才能實現。 集團財務董事兼副董事總經理陸法蘭,便是集團各項業務的數字問責人。身為集團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,他在計算長江和記企業的碳足跡之餘,亦同時確保各項減排計劃順利進行。

陸法蘭先生清楚述明目標:「我們並非可做可不做,而是必須『為所應為』。」一向以來,由僱員與顧客的參與,以至尋求新的業務良機,集團經營業務都秉持最高的環境、社會與管治 (ESG) 標準 。陸先生以金融家的角度, 指出近年債務融資市場對 ESG 興趣銳增。

歸根究底,這確是『應為』之事。

計量準則

執行重要任務前,必須訂立計量的準則。集團公布了新的減排目標,包括在 2035 年前將排放量較 2020 年基線減少 50%,並且於 2050 年前讓整個價值鏈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。

淨零的意思,是企業達到零溫室氣體排放。方法包括減少使用會排放碳的能源、減少業務過程中使用的材料與能源,而未來更或可透過碳收集減排。機構亦可以碳補償 (例如資助植樹) 形式,清除大氣層中的碳,抵銷業務運作的排放量。

集團部分核心業務已承諾,將基本目標交由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核實為合乎科學基礎。所謂符合科學基礎的目標,是指達到巴黎協定目標所要求的最新氣候科學評估,具體而言,是努力限制全球暖化低於攝氏 1.5 度。

不同公司對範圍 1、2 和 3 的排放量可以構成影響。範圍 1 的排放量是指排放直接由公司產生,例如鍋爐、熔爐與汽車燃料燃燒相關的排放。範圍 1 的排放量亦包括來自雪櫃、冷氣、消防設備和工業氣體的「散逸式排放」。棄置這些設備通常會向大氣層排放氫氟碳化合物等強烈的溫室氣體 。

範圍 2 的排放量是指付費電力、蒸氣和冷暖氣的間接排放。

範圍 3 的排放量需要公司與上游供應商和合作夥伴,以及下游顧客和投資者合作,共同減低整個價值鏈排放的影響。

長江和記執行董事兼公司秘書施熙德帶領和記港口、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 和屈臣氏集團的高級管理人員在首日的峰會討論。

應對範圍 3 排放量大聯盟

屈臣氏集團已為其龐大的多元化業務訂立了策略,處理範圍 1、2 和 3 的溫室氣體排放量。集團由總部至倉庫和零售店都必須節約能源,並要考慮和處理產品所產生的影響。屈臣氏集團首席營運總監兼屈臣氏集團 (亞洲及歐洲) 行政總裁倪文玲概述集團如何按 2018 年的基準,應付逾 16,300 家商店 (正不斷增加) 的各層排放問題。然而,集團的排放量當中 94% 屬於範圍 3,換言之,有大量工作需要與供應商和顧客聯手進行。

範圍 1 的排放量主要由貨車和雪櫃造成,需要計量和減排,並必須使用較環保的製冷劑和電動車。此外,歐洲業務部門也要轉用可再生能源。

範圍 2 的目標是要在店舖、倉庫、製造廠房 (如屈臣氏水厰) 和辦公室實現能源效益。屈臣氏集團的目標是在 2030 年令範圍 1、2 和 3 的排放量減少 50.4%。

範圍 3 的目標是屈臣氏集團的重要任務。約 200 家較大型的供應商所引致的範圍 3 的排放量佔八成,他們將成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夥伴。供應商需要展示如何使用較環保的交通運輸、製冷劑和能源 (包括提升效益),並符合科學基礎。產品方面需要減少包裝所產生的廢料、採用循環再造的成分,或植物包裝材料等創新方法。屈臣氏會優先考慮達成科學基礎減量目標的供應商。下游方面,店舖採取一系列措施,鼓勵客戶的環保行為,以及推行產品循環再造。

為淨零排放伸出援手

六十多年來,ista 一直與不同公司合作,協助它們量度能源、水和其他消耗品用量,以便按目標減少用量。

數碼轉型、自動化和電動車普及有助公司處理範圍 1 的排放量。範圍2的排放量的處理方法,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, 或透過其他生產剩餘綠色電力的公司抵銷。範圍 3 的排放量包括在「最後一哩」的設備維修時產生,可透過數碼化和遙距監控來減低排放量,並省卻實地檢查讀數的來回時間和成本。

近期,ista 跟屈臣氏集團旗下的 Superdrug、Savers 與 The Perfume Shop 合作,減少能源與水的用量。

減碳足跡先行者

在應對氣候變化與全球暖化方面,陸法蘭先生表明集團對應付氣候變化和全球暖化的貢獻不能落後。所有主要業務部門的行政總裁都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主要目標。顧客、投資者和僱員已成為長江和記背後的動力,在地球上合力創造願見的未來!

你可能有興趣 ...

回頂部